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原创]清明

  • 诗经女子
楼主回复
  • 阅读:1273
  • 回复:3
  • 发表于:2012/4/3 15:26:06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山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清 明

来到城里不觉间已近半载,不止一次怀念在乡下从教的那段日子,想念那群可爱的学生,想念简单安静的校园生活,我甚至都有些想念学校背面那棵樱桃树了。

记不起多少次携一本书,爬到树上,寻一枝可以倚靠的树干,把自己隐在樱桃树的浓荫里,阳光透过碧幽的叶子洒下一片斑驳的碎银,耳畔有鸟声啾啾,不时有夏蝉鸣叫,每每阅读到入心处,总要抬头看看蓝天和漂浮的白羽,听着清风拂过叶子的沙沙声响,总觉得心底漾满了感动与美好。

不想来小城不久,竟也寻得一隅,可以安放我的闲适与安静,我所居住的屋后,有一座十分灵秀的小山,山上生满了茂密的松柏与落叶乔木,间或生长着一些秋海棠和野桃花。正是人间四月天气,海棠与桃花次第开发,夹生在一片墨绿浅黄之间,甚是喜人。在山腰间,还建着一座小小的庙宇,住着三五个老尼,年龄最大的那个估计已到了耄耋之年,一个矮小的老婆婆,整个面容像是一颗干瘪的核桃,布满了沟壑与沧桑。头脑似乎也不甚清醒了,小小的院落里常常见她兀自在那里念念有词,有时也会颠着那双三寸金莲,拄着拐杖,战战兢兢的往后山走走。每每被寺里的女尼发觉,免不了又是一顿训斥,诸如一个人瞎跑太不安全的警告等等,老人似乎也很倔强,并不会完全听的进去,寺里的人冷不丁一个疏忽,她便没了影踪,害的全寺的人担心之余,免不了四处找寻。

老婆婆终究是个念旧的人,即便喜欢四处瞎走闲逛,却也是绕着庙宇四围,亦并不会走远。听寺里的人说,老婆婆身世可怜,膝下无子,抱养了一对儿女,待长大成人后各自双双离家,竟对老人不闻不问,老伴去世后便索性入了空门,在这尺寸之间,一待就是二十多年,自此再也未曾离开过,这座寺院几经风雨变幻,也算得上是元老了。

这一处世外之地,距喧闹红尘并不甚远,却也未见香火旺盛,寻常时候也少有人前来拜祭,也只有到了一些特定节庆,才会偶尔一显热闹。通往寺院的山路被修行为善的人铺上了光滑的石板路,上山下山并不费多少气力。时常,寺里很安静,院内种着一院子的花花草草,正是莺飞草长,燕子斜飞时节,这一隅清净却是最难寻的,每每路过,总要探头瞄上一眼。小院很干净,大多时候便能瞥见几个老人坐在木质的藤椅上悠闲地眯缝着眼晒太阳,亦或者手捧一卷经书,口里念念有词。每月总有那么几天是很庄重的日子,她们会做集体诵经,老远处便闻得梵音如缕,空气里还弥散着桑烟与烟火的气息,静谧而肃穆。

那些有信仰、善良和执着的人们总让人感动,正如在西藏那些日子,每每看到衣衫褴褛,长磕而来的朝圣者,内心总被一种巨大的感动萦绕着,几近要热泪盈眶似的。每每闲走,得逢山中隐逸之地,总要瞻仰拜祭一番,才觉得心安。许是今生与禅佛结下了缘分,得逢僧行与清净之地便觉得心是归了家的,这原本与我花样的年龄不符,偏偏确实如此。红尘之中多有驳杂,终究免不得与其隔着一层薄纱,近不得亦远不得,人愈发通透清明,便愈发远离人群,少言寡语,人情世故亦越发淡泊,于幽暗寂静处,心里供养着一株菩提,花开烁烁,葳蕤醉风。

寺院的屋后是一片废弃的荒原,种着一些核桃树,树下生满了蒲公英和苇草。这个季节,茅草正在萌发,即便春风吹度,也只是一派荒草凄凄的景象,蒲公英开着黄色的小花,茨菰芽儿和嫩油油的苜蓿草倒是见着绿了,并不显蓬勃。来到山上几次之后,便觉得这一处是最宁静的,而且在许多核桃树中找到一棵可仰可卧可躺可坐的核桃树。毕竟是在农村里长大的山孩儿,不论年岁多大,身上总脱不去一股“野”味儿。还记得小时候,每每周末总要随母亲和姐妹去山里砍柴,因为年龄尚小,砍柴的苦活我是不用做的,只需寻一棵能怀抱的住的大树,猴子一般哧哧溜溜不一会儿便爬到了树上,站在树的最顶处,俯瞰山野村落,对着山那边大声唱歌,回声便一波一波的荡漾开来,总觉得那是最美好的时光。最有趣的是随着松涛绿浪一起摇摆的感觉,风声流水一般拂过面颊,掠过银针似的叶尖,划出长长一道洁白的浪花,总有几分喜悦和陶醉,免不了勾着哪一根结实的枝桠倚着树干便睡着了……时隔多年,再不若小时候那般身轻好似云中燕,豪气冲云天了,一些侧生着枝桠的树还是能爬得上去。有时得逢一棵赏心悦目的树,总想攀爬一番寻些乐趣才肯罢休,想来这也是童心未泯吧。

清明时节却不见细雨纷纷,唯有冻风时作,在耳畔呼啸而过。吃过午饭,觉得没事,便携一本书上到山上来,在半山腰遇见了那位老婆婆,和她微笑地打过招呼之后,便直奔那片原野而去,本是想寻一片寂静好生读几页书的,可惜风太大,头发和书页被自然的风刮着呼呼乱飞,连暖阳也在云翳之间时隐时现,大风时作,手抓着树干似是要随着树木一起被连根拔起。终究没了一个闲适的环境来容我静心阅读,三番尝试之后只好作罢,索性让手中的书被风刮得落在了地上,自己倚着一根树干,看天空风云际会,一波一波的绿浪荡过去,一波一波的云蚰随散,恰此时,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想来,此情此情唯自享自消。

一个人坐在旷野,自然的风从耳畔呼啸而过,身旁的茅草齐刷刷的被一次次梳理平顺,那些桃红李白的花瓣儿不时被风带着清凉贴面,夹着一阵浅若游丝的芬芳,那一刻竟说不出是孤独还是寂寥。心间萦绕的是一些抒写清明的诗句,诸如那“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还有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之类的诗句。最喜欢的还是苏轼的那首《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花开荼靡,繁华过眼即空时候,但这春光仍是一年当中最撩人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在“一株雪”里赋予梨花以神韵,它不若“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似“轻薄桃花逐水流”,“清明”二字,咀嚼起来也越发有味,想必是此情此景与这诗情境契合,回味再三,继而爱到极致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想这个清明节,远离家乡,却能在山野一隅沐雨栉风,身心清明,却也值得,“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想来,此情此境唯有宋时苏子谙得,还有谁能与我共享这一盈清风,一蓑烟雨,一盏清欢?


  
  • 管上
  • 发表于:2012/4/3 16:10:00
  • 来自:陕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怀念亲人
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 杨树
  • 发表于:2012/4/3 16:24:58
  • 来自:陕西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想来,此情此境唯有宋时苏子谙得,还有谁能与我共享这一盈清风,一蓑烟雨,一盏清欢?
站在时光静好的岁月里,寂寞放歌!
  
  • 天之蓝
  • 发表于:2012/4/4 15:58:29
  • 来自:陕西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baidule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