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山阳县天桥镇龙洞川村黄龙洞与马家山组近500人吃水难于上青天。

  • 香帅
楼主回复
  • 阅读:9139
  • 回复:7
  • 发表于:2014/2/27 18:07:45
  • 来自:北京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山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山阳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
                               文/闻鹏

   在山阳县有这么一个地方,陕西省山阳县天桥镇龙洞川村黄龙洞组组和马家山组。只要大家去这两个地方看一下,就知道这两个地方有多么偏远,这两个地方的人过得有多么的艰难,尤其是这两个组的老人过得艰难的让人心酸。让我来给大家简单地说一下这两个地方吧:一座很高大山坡把这两个组分隔,一个组在山这边,一个组在山背后,两个组加起来应该有近百户人家,假如每户平均4个人,则两个组加起来也应该有四五百人,这两个地方的人淳朴,善良,能干。随着国家政策的优化和发展,这些村民基本都能解决温饱问题了,我所说的温饱是指吃饱了,不饿肚子就行了,而不是所谓的“营养温饱”、“高质量的温饱生活”,在我看来人要知足,能吃饱就行,那怕没有肉吃,天天吃稀饭,当然很多很多户人家都享受国家低保政策才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我在这插一句不该说,还有很多高龄老人都是靠打工子女的供给来维持基本的生活,他们这些高龄老人本应该就享受国家低保,但是享受不上,问村领导为什么呢?他们说因为一个村的低保名额有限,其实我想说他们真的扯淡,很多名额都被村上有头有脸、有话语权、一官半职的人给占有了,很多村民都心知肚明,但是他们又知道“民不跟官斗,斗了也是白斗”,虽然我觉得他们的这种思想很迂腐,但是我深知他们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在此,我呼吁领导们能把政策的天平稍微向百姓倾斜一点)。但是对这两个组村民的最大困难就是吃水和路的问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从“十一五”期间开始,国家就开始了“乡村公路硬化”政策,但是至今这两个地方的路完全不符合乡村公路硬化的标准,说难听一点,路只是比以前宽了一些,但是通往这两个地方的路根本就没有得到硬化,只是被碗大一样的石块铺了一下而已,走起路鞋子都觉得痛。当然整个龙洞川村还是有一些路段被硬化,比如有头有脸的人门前路段,方便容易修的路段等,而那些偏僻组的村民根本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这两个组的村民要去买点酱米油盐什么的还得走四五里路,老人估计来回得三四个小时。山阳县交通局的领导是不是该去这两个地方视察视察,帮村民好好解决一下。其实路都不算什么,有条路能走就行,硬化不硬化全靠领导的良心,村民面对的最最大的困难就是吃水难的问题,四五百口人都靠着山背后一股只有中指粗的泉水维持,因为只有这么一小股泉水,所以每户每家也拉不了自来水,所以每户人吃水基本是靠背水,挑水吃,无论年纪小到八九岁,年纪大到七八十岁的人都得背水吃,山这边的要翻过一个很高的山坡到山背后的山脚下背水吃,年纪小的、年纪大的就抬水吃或者用5升、10升容器一次次往返提水吃。年轻人外出打工前都会帮自己的家人或者年迈飞父母背足水,一般为她们储存两三个月的水,很多人时间一到,就会再次回家为年迈的家人背水、储水。如果出现干旱天气,这些村民一连好几个月都得省着吃水,甚至出现吃不上水的现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所有的村民就这样艰难的吃水。还好的是有很多年轻人,中年人都经常外出打工,所以一小股泉水还足以让他们能吃上水,但是一到节日或者外出打工者都回来的时候,这股泉水就难以供给了,很多人为了能吃上水,趁着天没亮都抢着背水,以至于由中指粗的泉水变成了小拇指粗的泉水。到了下雪的时候,吃水就会出现更大的阻力,学路背水更加危险,别说爬坡了,就是平路背水,一不小心就能发生摔伤的危险,在之前就有很多老人为了背水而摔坏,甚至丢掉了生命。就是这样,很多人还是希望能下雪,这样就可以融雪取水,在家没事就可以随时随地铲雪、融雪,就不用在翻到山背后背水了。大家都知道,雪水中含有很多黑色的物质,有烟熏味,吃起来当然不好吃,但是这两个地方的村民没有办法,只能融雪取水,当然下雪毕竟一年只有一次,而背水却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

   听好几个有经验的村民说,只要上面领导能给拨四五万块钱(用这点钱来做一件如此造福后代的事情应该不算太破费吧),挖一两口水井,再买一个水泵,这样的化就可以常年储蓄到水,每户人家都可以常年不用那么远背水吃了,上面给每户人家补助一点,自己家再出一点,这样的话每户人家都可以拉上自来水,就不在担心吃水难的问题。再次,呼吁并恳请山阳县水务局的领导及山阳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去天桥镇龙洞村村黄龙洞组和马家山组视察视察,核实核实,然后真心把这两个地方的吃水难问题给解决了,视察的时候最好也把村领导、乡领导拉上一块,让他们也看看自己的村民是如何吃水和行路难的!

   他们背一次水,背篓都觉得痛;他们走一趟路,鞋子都觉得痛。他们吃水到底有多难,行路有多难,你们走一趟就全知道了。我深知道,像黄龙洞组和马家山组的情况,在中国有很多很多,但我还是那句话:希望国家的政策能稍微为那些偏远山区的人们倾斜那么一点点,这样他们的命运或许就不那么悲惨。
  
  • 香帅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3/1 16:25:29
  • 来自:北京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本人过年回家帮奶奶背水(爷爷已经去世),背了两次(每次50斤),结果两天腰痛的站不起,很多外甥都去给自己的外公背水,骑摩托车从其他的村子帮拉水,文章所述句句属实,敬请各领导去视察,帮村民解决问题。
  
  • 香帅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3/1 16:46:58
  • 来自:北京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回老家过年了,今年回老家陪奶奶过年,太心酸了。背水年龄大的得两三个小时,因为坡比较高,路比较难走,年轻人也得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像我就实在背不了水,今年过年回家背水差点背死了,很多背水的人,他们的腰,腿都有病了。别说洗澡了,连喝水洗脸洗头都得省着用,因为水太难背了。所以大家都不怎么洗澡,年轻人洗衣服隔几个月洗一次,老人就洗的少了,反正是农村人,我过年回家一身衣服穿了一个半月都没洗,带的衣服都不管换,头就洗一次,因为我深知爸妈背水不易。吃完饭都是先用水洗碗再洗锅,我们那里人都养了不喝水的习惯,我们那里人都说我们那里水贵如油,人吃水都这么困难,更别说还敢养家畜了。年轻人还好,都出去打工,关键那些老人很受罪,有的老人还是残疾了。
  
  • 香帅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3/1 17:07:34
  • 来自:北京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大多人住的是石板房,有少数人是瓦房。娶媳妇不难,因为我们黄龙洞组是个风水宝地,人口不是很多,但走出来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人才,这是我们组最骄傲的。教育资源太差,几乎都带着孩子去了百里外的县城读书(陪读),他们每个父母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教育问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点在那些父母身上体现的淋漓精致,虽然她们不富有。(我爸妈把我跟弟弟带到了县城陪读,陪我读了近八九年,陪我弟弟差不多八九年,还好我们都不负众望顺利考上了优秀的大学,我是福州大学,弟弟中南民族大学,我能看出她们陪读的辛苦,真的很感谢她们)。我们那手机没有信号,在我们那里手机基本就是废物,电视到还可以看,我们那里有一些就是***员,因为有很多人很早就当过兵,从过政等,我爸爸就是***员。村民的唯一的要求是把水解决了,不再背水就能吃上水就好,至于路都无所谓,能走就行,如果能给修当然更好了。
  
  • 香帅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3/1 17:09:37
  • 来自:北京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本来过年是想拍些照片呢,但是我们那雪下的大可怕,所有也没法拍。不过有机会一定会拍照片的,当然你们去看一下就知道了。
  • 隔壁王大叔
  • 发表于:2015/1/21 15:45:31
  • 来自:陕西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现在解决了吗
人,生在床上,死在床上,欲生欲死,也在床上。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