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生命的反哺

  • 诗经女子
楼主回复
  • 阅读:6243
  • 回复:4
  • 发表于:2015/4/10 17:59:20
  • 来自:天津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山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生命的反哺

 

小花朵一直都那样乖巧,两个乌溜溜的小眼睛左顾右盼,粉嘟嘟的小嘴里发出嗯嗯啊啊的声音,好似能听懂人语,逗她时,那眉眼弯成了月亮,那笑靥仿佛就能春风化雨。

孩子!孩子!原来最能柔软女人心底不只是爱情,更是因爱而结下的果实——孩子。

可是她生病了,因为我的疏忽大意,感冒发烧还拉肚子,好几日蔫蔫的,没有一点活气。在医务室,那几个护士摁住她的头扎颅针的场景我是不敢看的,但那一声声委屈的哭声却都敲在了我的心坎上。

不知道是怎么了,已经好几天了,小花朵特容易哭闹,肯定不仅仅是因为感冒发烧的缘故。她一到晚上,情绪就莫名的躁动不安,会目不转睛地盯着某处看,突然发出哭声,怎么哄也哄不好,直到哭累了蜷缩着身子睡着,还没一眨眼功夫,却又醒来,眼里满是惊恐,手舞足蹈着想要抓住什么,脸色一瞬间煞白煞白,接着便又是一阵足矣让人揪心的哭声……任由我如何哄她,将她抱紧,都无济于事。

那一刻,我彻底崩溃。恨不得所有的苦痛都替她承受。我的小花朵,你是怎么了?妈妈很爱你。

对于带孩子,老人家是比我们有经验的。母亲说可能是撞到了什么,让我仔细回忆小花朵是从哪一天开始频繁惊梦和哭闹的,或可请人算算,化解一番。

我想了又想,毕竟有些时日了,终究不能坐实,便又问他,毕竟每天晚上给小花朵脱了衣服睡觉时,总要和他打一会电话,分隔两地的夫妻总是这样。按了免提,小花朵也好听到爸爸的声音。

只模糊记得那一晚我们一起哄小花朵睡觉,这小家伙偏偏很新鲜,一边吃着奶,一边盯着话机看,好似特别好奇那个白色的物体会发出声音,而且他还给小花朵唱催眠曲来着。

见她对我们的逗乐无动于衷,径自又吃起了手指头,我们便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开了。

突然,小花朵好似受到什么惊吓,直往我怀里钻,脚使劲地踢腾着被子,手在我面前乱舞着,尖厉厉的哭声充斥着整个房间……小花朵有个不好的习惯,睡觉前总要衔着奶,有时候我故意不给她,她也会不愿意,但那哭也是试探性的哼哼几声,一旦闻着奶味儿就心满意足了。显然这次不同,往人怀里钻,却并不吃奶,只是哭。我手忙脚乱地哄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停的意思,连隔壁的母亲都惊动了,而电话那端的他,被宝贝的哭声弄得揪心,电话都挂了,要我专心哄孩子。

要说那一天该是很深刻的,偏偏我们竟都不能确定是哪一天。

电话里,我们两个人自责着,沉默着,心疼着,自责于竟不能确定具体的日子,沉默于同一份担心和焦急,心疼于小花朵的无辜受罪。

“我记得那一晚,咱们聊到爸了。”他道。

一个“爸”字刚脱出口,我已是泪流满面。

所有的记忆如开闸的洪水,一泻而出。父亲!父亲!父亲曾在我心头烙下最深一抹印记,亦是我最不愿触动的一道暗殇。岁月易逝,转眼已是八年,而我竟就这样轻易地忽略了那伤口,遗忘了我至亲的父亲吗?

是的,伤口总是很疼,哪怕结了痂,每每触及,总会伤怀。所以人宁愿选择忽略不见,起初是自欺欺人,可时间久了,像是真的忘却了,竟然需要提醒方才忆起。

记得那天上午,作协主席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律师事务所来了我一位老乡,与我父亲同辈,想见见我。

那位李姓的老乡依稀有些印象,该是就住在我家屋后的塬上,直线距离还不足五十米。李姓在我们那儿是大户,更何况他家可是赫赫有名,四个儿子,非富即贵,当官的仕途一帆风顺,做生意的日子红红火火。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家就被村里人当成典范来教育子女,两家虽然很近,偏偏我们家道中落,屋后那一排俨然屋舍总有点深宅大院的意味,存着那几分自卑感和神秘感,便少有走动,加之年龄相差太多,恍惚有过几面之缘,时隔太久,也还是对面不相识。

如今,徒然赢得点虚名,竟让当年甚觉高不可攀的人注意和关怀,有几分喜悦,便就欣然而往。那李叔叔见了我,很是客气,亦不乏溢美之词。言谈之间无不感慨地说:“我们这一辈都老喽,想你父亲当年也是咱们那里响当当的人物,却不幸早去。他若能亲眼见到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绩该是有多欣慰。”

提及父亲,我黯然神伤,有什么比“子欲养而亲不待”更让人难过和遗憾的呢?

“我前些时候还回去了一趟,与几个朋友没事到山里面走走,看到遍野青松个个挺拔粗壮,还在感叹你父亲当年做了一件多么大的壮举呢”李叔叔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解释说:“你怕不知道吧!我们上学时候正赶上大炼钢铁、赶英超美的尾巴,那时中央已经意识到滥砍滥伐带来的严重后果,你爸就是咱们那儿最早一批响应植树造林的践行者,你爸作为共青团书记天天带领共青团员和当地村民植树造林。咱们村后凹、大凹、小凹那近千亩松林都是那个时候栽的。因为表现突出,你爸在二十岁就受到了中央共青团的表彰,在当年可是轰动一时的。我这次回去,好家伙,松林都长那么高那么大了,那几片松树林也可以说是我们那现在最好的植被了。”

早知道父亲年轻时候品学兼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十里八村的免不了过年上门讨副对联;亦写得一手好文章,老早就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还在中央领过奖,在村镇连电都还没有接通的时候就抱了台电视机回家,自家也用不上,就放在镇上公用。后因为计划生育问题,加之父亲刚正不阿的秉性,被人挤兑,脱离公家饭碗。再后来出去学剪裁制衣,学成后回乡教学技术,从他那里出师的裁缝就上百个。今天走到照川镇上,与那摆着缝纫机做活的人说起父亲,还都无不尊敬地称一声师傅。

偏偏父亲这样一个不乏才华的人,自接连迎来五个女儿之后,他的人生就被这五朵金花牢牢捆绑住了,生活的艰辛和磨砺压弯了他的脊梁,裹挟了他的才华,让一个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在未敢翻身已碰头的连连厄运中走向落寞和衰老,以至于父亲在死前总结自己的一生: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家里最难的时候,却是连几角钱的盐都买不起的;记忆里,每年过年也是看不到鲜鱼的。但父亲总是乐呵呵地从地窖里找出一些个头大的胡萝卜,用小刀刻成寿桃、金鱼的形状。那样子惟妙惟肖,胡萝卜的红心被刻成寿桃的尖嘴儿,青黄处被处理成桃身的褶子。而金鱼简直做活了,片片鳞甲精雕细琢,尾巴随胡萝卜的形状自由摆动,它们有的张着嘴像是在大口呼吸,有的摆着尾像是在垂垂自怜,有的滚圆着身子像是吃饱了要打呵欠。父亲将刻好的寿桃和鱼在糯米团上摆好,放在锅蒸,半个多小时后出屉,只见那濡嫩香滑的糯米饭团上依次排开六只金鱼,众星捧月般的绕着两个大寿桃,清香顿时在蒸汽中弥散。用父亲的话说:六只金鱼、两只寿桃象征着一家六口人福寿平安,年年有余。

自父亲去后,我再也没在团圆饭上吃过那样特别的一道菜。而今,生活好了,大鱼大肉摆上了日常的餐桌,每每忆起那糯米饭团里卧着的几尾胡萝卜雕刻的鱼,总是潸然泪下。

父亲,我的父亲,他总是尽善尽美地做好每一件经手之事。在学校时,他是最勤奋也最品学兼优的学生,却因为家境贫寒与大学失之交臂;从机关退出来,做村支书的时候,为村民的利益分毫不退,让那些干部们头疼,却在相邻那里有口皆碑;后来,父亲回乡务农,他耕的地总比别家精细,他侍弄的庄稼总比别家的茂盛;土地毕竟是贫瘠的,辛苦收回来的粮食又是廉价的,一年所挣的钱根本支付不起姐妹们的学杂费,于是父亲选择外出打工,辗转过多少个地方,怕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从我记事起,便很少见到他,也唯有过年和农忙时节,他才会回来待几天。而那几天也总是忙碌,不是在地里忙碌,就是在山上忙碌。印象里的父亲总是不停地奔忙,不停地操心,在重男轻女的农村,他却把我们几个姐妹看的比谁都精贵。家境虽然拮据,但书是不缺的,父亲爱读书,也鼓励我们多读书,那些被他翻破了的古今中外文学经典是少时最好的精神食粮。还记得在冬日的火炉旁听父亲念诗的惬意,他用低沉浑厚的嗓音背诵《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君……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他一边朗朗上口地朗诵着,顺势还学着古人摇头晃脑,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十分有趣,而那字正腔圆的声音也总充满无尽的魅力,想我那点古文功底多少是受他影响了的。

在那个多事之秋的2006年,姐姐的一场工作变故,母亲的一场大手术,我身体不好,心肌炎,被几度送进急救室抢救。而那时候父亲每况愈下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再那样劳累和操心,可一家人的担子都压在他身上,那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2006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一场雪接一场雪,满地的洁白淹没了山川和村落,小屋里燃起柴火,却都掩盖不了冷清。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两个姐姐为了节省路费,选择留在他乡。母亲体弱卧病在床,我与少不更事的妹妹面对这一切,愈加的沉默寡言,她写作业,而我总是不停地用火钳翻动火盆里的木头,呆呆地任由那些火星跳跃着而后消逝。只有父亲还一如既往地忙碌着,扫雪,清理烟囱,窖大白菜,还给越冬的菜地铺上了薄膜。彻骨的寒冷伤了大地鲜有的一抹绿色,我们的菜园却幸免于难,一畦香菜,一畦菠菜,一畦青葱,一畦蒜苗,都还绿油油的泛着生机。

再有两天就要过年了,天也慢慢放晴。虽不见太阳的踪迹,但屋檐瓦上积雪却在簌簌而落,雪水滴答在雪地上,雪地像哭花了的脸,白一道,黑一道。

正午时分,父亲顶着一身的潮湿,裹挟着屋外的寒气走进火房,他的裤腿上沾满泥雪,刚凑近火炉,整个人都在冒着热气。父亲肯定是冻坏了,两只僵硬的手根本就无法伸展,像两根锄草的小耙子凑在火苗上,并不觉出烫。他一边哆嗦着,一边说:“瑞雪兆丰年啊!明年过年的时候老三该就是大学生了。”当时我正在读高三,若是能考上大学的话,可不是吗?只是我那让人堪忧的成绩,能考上个二本院校,也是侥幸。

正在这时,听到屋外有人在叫父亲的小名,父亲应声出去,与李奶奶寒暄了几句,原来是李奶奶,说见我们家菜园的葱苗蒜苗长势好,想拔些拿回家去做调味儿。

李奶奶小脚不方便,还是父亲帮忙拔了一把葱苗,一把蒜苗。走前不知道是出于客套还是别的什么。李奶奶突然说:“这大过年的,也不能白吃你家的菜。看多少钱,我买。”

邻里邻居互相帮衬是最自然不过的,谁还缺那一把蒜苗?收钱当然是不会了,更何况父亲本是清高之人,脸皮薄,自尊心强,为这个吃了不少哑巴亏。我还在心底说李奶奶假装客套呢,却听到父亲毫不推辞地说:“您就看着给,一毛两毛是个意思。”

我诧异地朝父亲看去,那个“您”字他说的有点颤抖,而“一毛两毛”也十分含糊,那声调像是生怕人听到又怕人听不到似的,懦懦的样子让人怀疑那不是自己的父亲。

“嗯,嗯,就是的。咋能白拿人东西呢!还是不欠人人情的好。”李奶奶显然有些不高兴了,她的客套被当了真,就有点抹不开情面,脸上顿时闪过一丝鄙夷的神色,气咻咻地往桌子上放了五角钱,并不那样和蔼地丢下一句话:“出来身上只带了这点钱,够不够?不够了我回家取去?或者这把蒜苗我就不拿了。”

李奶奶显然是知道行情的,06年那个时候,一把蒜苗也就五角钱,只是这把子要大一些。

“够了,够了,皮薄了,您见谅。”看李奶奶不高兴了,父亲忙恭着身子陪笑脸。

李奶奶什么话都没应,就哼哼地出了门。

那一刻,我的脸烧的火辣辣的,觉得难为情,或者也有一丝觉得丢人。在心底有些责备父亲,何必为了这五角钱丢了面子,伤了邻里的和气。再看父亲,愣愣地倚在门边,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而那眼神空洞的可怕,似要被大雪倾覆。

 我的父亲,他曾经是多么才华横溢,意气风发,如今竟要为了自己的儿女们,为了这个家为五角钱折腰吗?五角钱,在我当年作为学生的那点眼光和意识里也是微不足道的,它顶多能在县中塬底买一个菜夹馍罢了。我的父亲,他从未对不公的现实低过头,弯下过脊梁。可是,为了子女,他一低再低,低至尘埃。低至尘埃即入土啊。他已经无法再低了,坎坷的遭遇,被各种疾病缠身的体质,已让他觉得自己的存在是累赘,是拖累。

于是他计划好一切,先是执意让两个姐姐从遥远的深圳急忙忙赶回来,姐姐说那边事情多,过年全家团圆都走不离,更何况现在。父亲在电话里大发雷霆,态度强硬,说必须回来有要事相商。待两个姐姐回来了,他却像是忘了曾经说过的“要事”,每天该干嘛干嘛,田间地头忙得不亦乐乎。只是每天在母亲耳边唠叨要她变着法儿为姐姐做些好吃的。后来大姐终于按捺不住了,问父亲所为何事。父亲开了一个所谓的“家庭”会议,言及家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现状及未来,大姐二姐均已出学,走进社会。我尚读高三,小妹亦在读初中。一家人要齐心协力,共度难关云云。后又谈到几年前与邻居置换的那块田地,说离家近,将来老了就在那儿入土,也免得颇烦邻居。父亲才刚刚过完48岁生日,论及死亡在一家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甚至是不吉利的,所以话题很快就被打断了,父亲亦不再多言。几天后,两个姐姐离家去南方,而父亲也准备到县城的农机厂上班,顺便照顾当时正在攻读高三的我。

事实上父亲在县城待了还不到一个星期,他在农机厂上班的第二天就昏倒在车间,被120送进了急救室,在医院住了两天,状况稍好就执意出院去县中看我。当时是星期二,我被老师从教室里叫出来,看到瘦小干瘪的父亲,那苍白的脸上绽放着菊花一样的笑纹。嘘寒问暖了几句,父亲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瓶心达康,叮嘱说我心脏不好,要按时吃药。然后我们还去塬底的饺子馆吃了蒸饺和八宝稀饭,在环城路上走了走,在那道桥边,父亲潸然泪下,说自己身体大不如前,无法为家里出力,说没看到我们姐妹几个成家立业,他的任务就没有完成,死也不瞑目。我们聊了很多,直到快上课了,我将父亲一直送到县城农技站旁边,再走个百余米也就到他住的地儿了,父亲执意让我回去,我嘴里应着,却要他先走。仿佛预兆似的,我躲在那棵高大的梧桐树下目送着父亲走远,再拐过一条河沟,眼看着那瘦小而微偻的身子即将被隐没在一扇院墙之内,正欲转身离去,却看到院墙边也露出一颗脑袋,躲猫猫似的,远远地瞅到我,边露出大半个身子,不断地摆着手,像是在催促我赶紧去学校。

我抹了一把眼泪,一转身往学校跑去。谁料,这竟是我与父亲此生最后的诀别。

几天后的母亲节,我收到父亲去世的噩耗,第二天与从深圳坐飞机赶来的大姐一起回到家,为的是见父亲最后一面。盖棺那一刻,我看到瘦弱的父亲安详地躺在那里,他的嘴唇微微张开,恍惚间我仿佛又看到了他激情澎湃地诵读《岳阳楼记》的情景,而那失去了光泽眼睛,任我抚摸着试图想要合住它,终究是只徒劳。

哦,我的父亲。你终究不能瞑目,只因未能看到我们姐妹一个个成家立业吗?可是您为这个家早已耗干了心力,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面临高考,我踟蹰不前,现实的压力太大,我没有信心能应付一切,想着要放弃时,却在高考前一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自己做题做了一半就出了考场,父亲气急败坏地拿着鞭子追赶着要打我,任凭我往哪里,那鞭子都让我无处可逃,醒来浑身酸痛。

我不知道那个梦对我有什么意义,只知道那场考试我超常发挥,原本读个二本院校都悬乎,后来的成绩却够着了一本211院校的分数线。

大学四年,很难很难,全凭一个人摸爬滚打走过来,很难很难,但毕竟走过来了。每每总是假装坚强,假装能应付一切,事实上精神从没有站立起来过。那几年,我将自己置身于精神的泥淖之中,在痛苦中思索一根细绳索和一个生命的轻与重,只是生死终究是古今中外都难以参透的哲学,苦苦思虑终究只是一场虚妄,我只能心手不停地将自己置身在忙碌中,上课、看书、勤工俭学……我被连串的事情追赶着,被紧迫的时间挤压着,快透不过气来。

那样盲目而单薄的自己,那样凌乱而绝望的生活,如今想来都有些后怕。

我的灵魂是什么时候站立起来的呢?于自己而言,极为模糊。倒是一位莫逆之交的朋友在前些时候打来电话说:真的,你的眼睛会说话。以前看你的照片,不论是笑着的,还是做沉思状,我总能在你的眼神里读出一些沧桑的意味,甚至有一些胆怯、忧伤、犹豫、放不开的东西。但自从你做了母亲,目光骤然就笃定了,不再飘忽不定,变得温暖,沉静,而那其中有着不能抗拒的坚强。

当局者迷,是这样吗?我不知道,有道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初为人母,却也体会到其中的不易和艰辛。有时候,看着孩子安静地睡着,那样安然,那样恬静,自己的心就仿佛融化了一般,所有的辛苦劳累都得到了安抚。就像作家罗玲说的:有了孩子,你的世界就重启了!时间,变慢了。日子开始以吃奶睡觉来计算。日期,变成天数、月龄。夜,变长了。那些哄孩子睡觉的下午,房间里只有闹表的滴答声,窗帘被风吹起舞动。她用屎尿和哭声打破你的矜持,用不断增长的体重训练你的肌肉筋骨。你很怕放下就醒,于是练就一身好轻功……她那么轻易地,就颠覆了你的整个生活,然后在那无辜地看着你笑!

孩子,孩子,多么神奇的人间尤物啊!小花朵的到来,让总也长不大的自己瞬间成熟,知道了责任、义务、家庭、亲情的贵重。说到底孩子就是一个母亲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重生,你再多的壮志雄心都要臣服于这样一个小不点之下,她那样天真无邪,那样弱小和嗷嗷待哺,以至于你不得不脚步慢一点,再慢一点,甚至于完全搁置。你必须要小心侍弄她的一切,她的笑有春风化雨的暖,是人间的四月天。她的哭声是最好的利器,让你不忍,让你难过,让你恨不得是她肚子里蛔虫,知晓她的一切,满足她的一切,只因不想看到她流泪。你奶完她匆匆忙忙去上班,才刚刚投入到工作,家里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孩子不吃奶粉,在哭呢!”电话里也隐隐听得见啼哭,你的心就软了,屁股也坐不住了,忙不迭地往家里赶,爬上八楼,累的气喘吁吁都顾不得喝口水,直接洗完手奶孩子。你以前干什么的步调都不徐不缓,有条不紊,现在却风风火火,身后老有人追,平底鞋都能踩出高跟鞋的节奏。有时候灵感好似泉涌,笔端也恰如生花。一看时间,哦,中午十一点多了,小家伙早八点吃的,都三个多小时了,该饿了吧。她也不总是饿了就哭闹,也有乖乖安静等你回家的时候,但当你走进家门那一刻,她用楚楚可怜的目光锁定着你,等不及你撩开衣襟,她便迫不及待哼哼唧唧,小手乱舞着,小脚乱瞪着,你的心柔软了,融化了,一切都统统抛开,天大的事儿都不是事儿了。她就是用她的天真,可爱,颠覆你的一切。但凡孩子有什么疼了,磕着碰着生病了,心就揪着,想着怎么不是我呢!哪怕十倍百倍都行,只要不痛着孩子。有时候朋友盛情邀请你参加聚会,想到多日未聚,能凑成一桌该有多好,偏偏一想到家里还有孩子就退缩了,支支吾吾拂了那美意,一次两次,理解万岁,三次四次就成了扫兴不给面子,渐渐的也没有人再约你,你就这样被亲友们遗忘了,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而且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总那样匆忙,恍恍惚惚,一天过去了;糊里糊涂,一个月又过去了;不知不觉,小花朵都快四个月了。忙碌让人忘了今夕是何夕,偏偏当回头看时,却像是什么都没有做,一事无成,心底是纠结的,明知道都因了孩子,却不忍心把责任都归咎于孩子,她是那样无辜,像一张白纸,让你无处落笔。

这世间很多事情,确实无法用科学去解释,比如灵异鬼神之说。当他提醒那一晚我们聊到了父亲时,我好似明白了一切,是啊,那一晚我们聊到了父亲,说到他当年栽植的树木如今已亭亭如盖,蔚然成荫。说到年底抽时间回去,去山里面走走,去看父亲当年种的树,说年底了,要去父亲的坟前添些纸钱。

与他挂完电话,哄着了小花朵,我在床上辗转反侧,索性找来相册翻看父亲的老照片与他说话谈心。果然,第二天夜里,小花朵再没哭闹,晚上不到九点就甜甜进入梦乡,而且感冒咳嗽也好了,到第三天就又恢复到往日活泼可爱的样子。

天下父母心都是这样的无私和坦荡。想我对小花朵的爱和呵护,与父亲对我们姐妹的爱何其不同,又何其相似,说到底,这都是一种反哺,一种生命的反哺。只要生命在生生不息着,这反哺的形式和意义也一直延续着。

此时,我正想着能早点做完手边的事儿,带小花朵回老家。回去父亲的坟上看看,也好清理了他坟边的杂草,再多添点纸钱,平时总以忙为借口,离家不算近,一年却回不了几次,心中多有惭愧。还有小花朵自出生,还没去过老家呢,父亲一定是很想她呢。
  
  • 瓜娃子
  • 发表于:2015/4/24 15:08:56
  • 来自:宁夏银川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真不错,让人感动。。
  
  • 童心
  • 发表于:2015/4/24 17:38:07
  • 来自:天津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向你学习。
  
  • 散花天女
  • 发表于:2016/2/16 12:06:40
  • 来自:陕西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文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