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农 家 宴

  • 散花天女
楼主回复
  • 阅读:8546
  • 回复:1
  • 发表于:2015/10/3 20:14:11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山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农 家 宴

                       何乐庭

    吃,是人与生俱来,无师自通的本能性“手艺”。婴儿一降生下来,第一件事情是哭。那是为了打开肺叶,进行呼吸,以便正式开始新生命运动。除哭之外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他既不交学费,也没人愿意免费培训,你说他怎么就自己学会了?奇怪!当然,因为有了吃这项工作,那巴(拉)屎、尿(撒)尿的“手艺”,也跟着无师自通起来。而且是哪么自然、顺畅和娴熟。非但如此,大至犀牛、河马、大象;小至末子(一种极小的蚊虫)和细菌,它们都会吃;还不说蚊虫、蚂蚁。我就纳了闷了,世界上怎么这么多和我一样聪明的精灵,它们是什么时间偷偷跟我学会的,连谢师礼都不给我行。真是的!难怪农夫们都说,长嘴的要吃,生根的要肥,这的确是一项大智慧——实践出真知。

吃饭,是延续生命的唯一“高级”手段。有人说,我啥啥都不会做,就是会吃饭。我说不见得,你大概是能吃饭,不是会吃饭。会吃饭,指的是一样的原料,通过不同的配伍,不同的操作;烹调出与众不同的色香味俱佳的美食。那才叫“会吃”。历经数千年的沉淀,又经过文人墨客的不断渲染。“饮食文化”一词才得以应运而生。把吃饭这件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搞得既繁琐又复杂。且赋予了文化内涵。

2015年金秋七夕之际,我故乡照川一位老兄,回老家参加其侄孙的婚礼。照川农家宴席大致可分正宴、家宴和请工宴三大类。正宴,是红白喜事招待亲戚、朋友及客人之宴席。红喜自然是结婚、升学、增财、祝寿等喜庆之事。何为白喜呢?白喜是指年满60岁以上,善终(病死)老人的葬礼。凡是59岁以前去世,或是凶死(不是病死的非正常死亡)的,只称丧事,不能算“白喜”;但待客酒宴仍是正宴形制。正宴形式主要是十三花八大件。它是首先在大方桌正中心放一个大盘(无汤菜),其次由八个小盘,自中心大盘排向大方桌四角。使菜盘形成X字形。最后再由四个相同小盘,填加在X字形的四方空档中。桌面上便出现了多个小方形,组成的一个整齐的正方形图案。客人吃菜时应该先吃中心大盘。盘菜吃完后,抽盘换大碗(汤菜碗)。如此交替将四大盘无汤菜、四大碗汤菜依次出完;名曰“八大件”。周围十二个小盘菜不撤换,只添加小菜即可;而八大件的出菜却大有学问。婚宴有一种被称为“带子上朝”的宴席,一个大盘带一个小盘叫单带,带两个小盘为双带。一次上大小三盘,大盘菜按规制,小盘菜看山取材,量材配用。大碗一样,一大碗带两小碗。一般双带居多。实际还是八大件,只不过“带了子”罢了。还有一种叫“三点水”的席面,必须上烧梅、点心,席间还洗两次手。由于过于繁琐,所以很少采用。婚宴的第一盘必须是生根发芽、开花结子的菜,如凉拌莲藕片。第四碗(二红四喜)清炖猪蹄,暗示客人——新郎新娘来敬酒。第七盘上丸子,妻子团圆。还有一些专门宴席,以丸子为主菜。如同学、战友聚会第三碗出丸子,桃园结义。小孩过周岁,第五婉出丸子,五子登科。升学第六碗丸子,六六大顺或禄位高升。老年人寿宴再加一盘——九大件,九九长寿。普通喜庆酒宴,第一盘出鸡,最后一碗出鱼,鸡鱼席;象征积蓄有余等等。触景生情,尽趋吉祥。大小盘其他菜可以任意选用。天上龙肉羹,凡间凤脑髓;高山熊掌嫩,深海鲜鱼蟹。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等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均在猎食之中。上菜还有禁忌,尚若娘家送亲,在开席前没有敬献参厨礼(红包)。厨师会同时出一盘豆芽和一盘丸子,是有爪爪你爬,没爪爪你滚;寓连爬带滚之意。如果送亲在其他地方失礼,出一碗红辣椒面和蒜泥调的辣子菜(或油炸辣子),意味给你红脸。红喜宴以室内放席为主,席面丰盛讲究;白喜(丧葬)大多是室外放席,席面就是个十三花八大件,但菜肴需丰盛实在。过去,白喜有一种“捧托”习俗。就是在大门头上挂一面铜锣,一个人站在门边候着,一旦手捧托盘的上菜人出现在厨房门口;他就“咣”的敲响一声铜锣,这时,捧托人放开嗓门响亮的吆喝着呃————————————————。无论稻场上放多少席,他这一嗓子力争从这头一直吆喝到那一头才好。万一吆喝不到头,也不再来第二声。如此周而复始,直到这一拨宴席结束为止。

有一种“贵客”不得不特别介绍明白。从前,无论红白喜事,有一种客人是逢场必到,那就是乞丐,讨饭的。这种客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要饭的,他们大都不送礼;粉面哑巴——白痴(吃)。可以随其他客人一同招待。另一类是“大要饭”的,他们是入了丐帮帮会的乞丐。这种客人有明显标志,全部抗褡裢袋。就是用一尺多宽的粗土布,将两头回折,中间留一定距离,缝制成上面口对口的布袋。下面一层是通连着的,以便搭在肩膀上扛着携带。两头两个布袋一共四个角,每个角上定有一乍长的粗线绳穗子。一至三个穗子的是“子孙堂”;四至六个的为“老君堂”。也就是线穗越多地位越高。他们大多是三五结群,来时由一人领头“喝彩”,并且“送礼”。红喜送二两皮丝水烟,四两水酒。均为十六两秤之小两。白喜送三根香、三张火纸。这些礼品,走时还得如数奉还。哈哈,真有趣······他们必须另行安席,而且超过八人以上得安两席。听到喝彩声,知客要专门接待。否则,他们就会喝彩不止。一次有一家人过丧事。来了四五个乞丐,到了场边就喝彩。有好心人招待他们坐下抽烟、歇息,他们理都不理,照旧喝彩不止。众人莫名其妙。这时有人请来知客,并说明此事。谁知知客来后,右手掐了一个手型,往空中一举,喝彩声戛然而止;乞丐们很客气的向知客送上礼品。原来知客是将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捏成一撮,无名指、小指散开。这叫做东、西、南、北、中,五方大道,留两条路你走,其余你给我撮起来的条子(帮会暗号)。你懂行他就服服帖帖;不懂行,那就巴下了,简直无法收拾。

据说有一年腊月,一位妇女家里来了一个抗褡裢的。这位女主人好意用葫芦瓢装了大半瓢小麦打发他。满以为我给的不少,还是细粮小麦,你应该感谢我才是。不成想他竟然放下褡裢,躺倒床上说,很好,我就不走了,我挣了一年回来,就在家里过年好了。宛如回到自己家似的。就这样赖在家里不走了,害得女主人每天找姐妹们作伴。第三天女主人的一个小叔子回来了,这是一位久走江湖之人,得知了这件事。吩咐嫂子,去找个方斗来。他把斗底朝上,四个角上各放一小撮苞糠皮,放到乞丐面前。岂料这乞丐连忙用双臂把苞糠皮从四角同时归拢到斗底中心;趴在地下磕头如捣蒜。嘴里不断求饶:元宝归库。小的瞎眼、小的瞎眼,好汉饶命、好汉饶命······小叔子说,你不是挣了一年吗,我量量你到底挣了多少?乞丐二八的哀求饶命。小叔子这才狠狠训了他一顿,叫他快滚。乞丐急忙连爬带滚灰溜溜儿的落荒而逃,惹得大家狂笑不止。嫂子和众人都莫名其妙,请教于他。他笑笑说,这没什么。乞丐们有一个大忌讳,就是走四方路,吃天下饭。你用葫芦瓢装东西,葫芦是圆的,不是方的,犯了他的忌讳。所以,他耍赖不走了。嫂子说,那他为什么害怕成那样,求你饶命?小叔子回答说,他不是说他挣了一年,回家过年吗?乞丐们忌讳圆的,崇拜方的。我用方斗在四角放上苞糠皮,象征我们是四方打发你。然后翻过方斗,斗口向上,要量他所挣回来的粮食。你看他那空褡裢袋能经得起我用斗来量吗!你再想想,他挣了一年如果还不够一斗,那不是招打吗?真要打他后果就不堪设想。岂有不求饶之理!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照川农家宴的席位,是皇帝朝堂议事规制。堂屋(客厅)、香火(中堂)一方“靠北”,对面大门方向为南方。单放一席时中堂一方是主席,皇帝龙位。两边是东文西武,左手第一位叫“东角”,是文班领袖丞相之位。右手第一位叫西角,武班首领将军之位。南方是百姓位,负责接菜摆菜,端茶递水之事。按照辈分最高,地位尊贵,年龄最大的贵客坐主席。三人同坐,中间为大。二人同坐,左边为大。东西两旁离皇帝(主席)越近越大,越远越小。一间房内放两席,同等身份时,两席一般齐。左边一席右手方为大,右边一席左手方为大。放三席时,要是尊贵主客只有一席,就放一正两朝席。尊贵主客若有两席,则放两正一朝席。如果一间房内放四席时,主要形式是“靠山席”。即左边两席的左边(靠山墙)一方为大,右边两席之右边(靠山墙)一方为大。坐主席的贵客“肩膀一平”时,按左边靠近香火一席为首席(一席);右边相对的为二席。右边靠大门的是三席;左边相对的为末席。(古人逆时针)为顺序。或者左边靠大门一席为三席,右边相对的则是末席,这是正规排法。五席六席以此类推。然后按年龄大小或地位尊卑顺序安席口。坐席的人有禁忌,脚不能踏在自己板凳或邻近一方的板凳上;那叫“踩压人”。父子不同凳(不同等)之谐音。爷孙俩可以坐一条板凳,是谓“爷爷抱孙子”。摆菜也有禁忌。鸡头鱼头必须朝向主席,(头是首)的意思。而甲鱼的头则不能朝向主席,因为那是“王八头”嘛,呵呵——谁愿意当王八头啊!所以必须朝向东北角或西北角空隙处。吃菜也有忌讳,整鸡蛋和大盘丸子不能吃净,得留一两个。甲鱼蛋是王八蛋,拿回去让主人偷偷处理。结婚宴,新郎新娘酒没敬完,清炖猪蹄碗不能收。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禁忌,过去的大方桌下面,有两个固定桌面木板的的大木销;一头大一头小。大头必须对主席一方。反之,客人轻则神不知鬼不觉,悄悄离去。或以后再找你算账。重则就大吵大闹,使主人陷于尴尬窘境。总之,越安席越讲究就越麻烦,越容易产生矛盾。所以,现在干脆不安席。一席八人或十人,自己看情况坐,反而一顺百顺,太平无事。你说这人哪,这岂不是小猴子给老猴子盘球——下攃皮;月母子卖鸟眼——自作贱么!现在是万事俱备,只等入席开吃了。入席后吃菜,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主席“皇帝”先领头;二是下席任意一个客人领头。一般后者居多。而坐席大多是男女分开坐。知客(礼仪师)总爱说男客先吃,女客“压”会儿。他是取笑,拾女客的便宜。有一次,客人入席刚坐好;一个小机灵鬼,突然带着诡异的笑容对我说,你是出了名的超聪明;我打两个谜语你猜。我知道她没有好下水,就含笑回答,你狗嘴里长不出象牙,又在编排什么鬼名堂损人唻,你说吧。她说你听着:“肉脚木脚,三十六只脚;八根秤杆,一十六个秤砣。”这是一个。还有一个谜语,说是“肉脚木脚,三十六只脚;无干无砣,八个蚌壳。”我想她这两个谜语,一定与眼前坐席有关。加之她是连着出的,所以我马上明白了。撵着打她,嘴里还不停的嘟哝着,我叫你坏,我叫你坏。她笑着一边躲一边说,我就知道瞒不过你,没想到这么快;大眼睛那么一转就猜出来了。佩服、佩服!好哥哥,饶了我吧,嗷!我用指头点了一下她的鼻子说,你那么粗俗的谜语岂能难住我?真是笑话。你能猜到她说的是什么吗?原来,这里刚好是一席男客,一席女客,嘿嘿,你说她损不损!所有这些繁复缛节,较之楚人习俗实乃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家宴,顾名思义,是家庭小晏,或是普通家常便饭。本没有什么重大礼仪,但却也十分讲究。家庭招待客人,首先看人多少,其次斟酌客人级别。再决定是用大方桌还是小饭桌,最后考虑使用什么菜,上多少盘。假如是一个客人,哪怕是乞丐。最少四碗菜。它寓意四面八方,衣食父母。也象征好男儿志在四方。四盘之上,多少均可。摆菜五盘是四夹一;六盘顺长三,七盘是二夹三;八盘三夹二,十盘三夹四;九盘、十二盘无疑难。一般十二盘为最。六盘以下一个汤;六盘以上两个汤。只是老式柴方桌面的木板两端得朝向东西方。桌底下的木销大头朝客厅中堂就可以了。客人禁忌,一不要脚踏坐凳,二不跷二郎腿,三待主人请时再吃菜。建国后,一些“老陕”在照川工作时于这方面丢尽了人。而绝大多数至今还执迷不悟。······呵呵,孤陋寡闻未必是好事。关于菜盘数,和家宴客人醉酒也有不少趣闻。传闻一个丈夫对妻子说,你偷人我不管,肉头好当勿(当地方言)顾脸;睁只眼闭只眼,顿顿吃饭六个碗。说明家常便饭的菜肴在六盘以下。去别人家作客,走到大门外,无论戴的是草帽、布帽、礼帽还是别的什么帽子,都得摘下来扣在胸前,然后进门。进门后将帽子和随身携带的手提包等小物品,放到主家神厨,或中堂下面板柜右角处。帽碗朝上不能扣放。以示对主人的尊重。作客宴饮,尽量不要醉酒。主人原则是只能喝好,不要劝醉。客人要恪守“饮酒不醉最清高”之信条。某次一个河南客饮醉了酒,走路扎不稳桩子,东倒西掺。主人送他,他自我解嘲说:“哎,酒、酒、酒是气流水,喝在、在、在咱肚里;俺要走、走、走路上,忒(河南方言‘他’)、忒、忒要走地里。”这里可以清晰窥见家庭小礼节和照川人热情好客之一斑。

招待塘匠班子和盖房、修石坝等大宗工人酒宴谓请工宴。过去,一个村子由一、二人领头将各家各户的男劳力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塘匠班子。包工头是一把手,二把手是领工头;简称包头、领头。巡回给各家各户干农活。各户可以自己记私账,班子里有专人记公账。每做一天在名字下面画一圆圈,做半天时在圆圈中间画一条线,旷工打X。半年或一年结算一次,多进少出。各户要请工时,提前给包工头打招呼预定时间。就这包工头有时候也会临时改变时间,将先来后到打个颠倒。究其原因大致两种。一是“家有美貌妻,请工不费力”。二乃“五黄六月工霸王,但看哪家吃喝强;十冬腊月雪花飘,塘匠饿得弓弓腰”。所以,请工宴主要看吃喝好不好。首先,无疑要用大方桌。一般最少是十五碗菜,不用盘子。或二十、二十五、三十碗菜。最多三十碗,再有也没哪里放了不是!这么多的菜,一样一碗,农户人家到哪去弄这么多花色品种?没关系,有办法。普通菜一样两碗,好菜可以一样三、四碗,五碗哪,多多益善。所谓好菜主要是肉、蛋、豆腐、炸菜,其中油炸菜最多。碗要大,装满、夯实;肉块要大要厚,越肥越油越好——出力人不吃结实些,转身就饿了啊。所以,哪家家里殷实、掌柜的大方、舍得,好菜多、味道香,哪家请工就容易,反之,既是原来定好的时间,也会临时顺延。嘿嘿,世态炎凉也无孔不入,有空就钻呐。我自己该不会也是这种人吧!塘匠们没有那么多讲究,一个班子里每人的身份大家都清楚。只把主席位子重视一下,留给应该坐的人就行了,其他随便坐。但吃菜还是先从哈(当地方言“差”)菜吃,稍待一会儿再吃好菜。原来还有好菜开一碗吃完了,再开下一碗的规矩,这个早已自行废除了。因为有的坐的远够不着,哪有就近方便呐?是吧!制度也是优胜劣汰嘛。至此,农家宴的大致情况也就介绍得大不差一了。前面提到我那位从西安回老家参加婚宴的老兄,坐了好久凉板凳了。现在,看看他又有何发现。

第二天,送亲回去了。本来结婚宴是三天正席;第一天是娶亲宴,红爷(媒人)是娘、婆二家的贵人,因此,介绍人坐首席。娘家送亲依二席、三席顺延。第二天早晨是新娘主席。在家里安席口,她一生就这一次。中午才是送亲首席。接下来是谢客席,酬谢广东师(厨师别称),帮忙打杂的亲朋好友。第三天早饭后送亲才能返回。但现在“时间就是金钱”,大多数送亲第二天就回去了。所以这天主家摆的是酬谢宴。规模和正宴一样。由于这位老兄现在西安定居,且已年过古稀,加之四、五年未回老家;亲友们显得格外热情,大家围绕着他,亲切的七嘴八舌,问这问那。又是劝酒,又是奉菜,弄得他接应不暇。好在他老于世故,见多识广。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又是喝酒,又是吃菜,还准确的回答问题。但他在脑子里暗暗思忖,这是不是就叫做“人维持的是有的,狗子咬的是丑的”。啊?!非但如此,他的思维早由此及彼,联想到相同而又不相干的别的事情上去了。但口头上却做到了吃肉、喝酒、说话三不误。条理清晰,思维敏捷、口齿伶俐,使众多中青年人自叹不如、自惭形秽。他想这怕是就叫做“贫居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吧。别看你们那么热情,要在你家里住上三天五天后还有这个样,那敢情好啊。只怕有人就沉不住这口气哟。嘿嘿······

所以,他想到四十年前,才三十出头,有一次因事路过一位亲戚家。女主人姓温名妮椿,热情地站起让座。客气地打着招呼:哥,您请坐。不料旁边坐着一位牛姓男士,冷笑着对女主人说,这我就不明白了,你们这些婆娘家真令人想不通。越是儿女双全,妻子满堂,你们越是喜欢人家,格外客气。甚至送怀投抱。越是我们这些单身汉子,越需要你们那玩意儿,你们还越不搭理。见面还远远让,生怕我们把你们黏上了似得。是何道理啊?因为都是熟人,开起玩笑来也非常随便,无拘无束。老兄给他打过招呼。妮椿说:哥,你请坐,只管品茶抽烟。这小子让他老姐我来给他开开窍。转过身去对那位牛老弟说,哎,我说小子也。你是离婚的单身汉,身边还有一个儿子,不是那种没有沾过边的单身汉。就是原始单身汉,也是一样。你们都属于那种只顾采花,并不爱花的低级无趣的人。除了年龄不太老,人还不算太难看之外,你还有什么?你说。说明你并不优秀。“美女爱英雄”,越是成功的女人就越爱优秀的男人。而优秀的男人又往往是妻子满堂的人。现在你明白了吗?那位牛先生说,好,就算你说得对。可是还有一点我更搞不懂。你说这人哪,肯定是年轻点儿好,可是为什么有些十七八岁年轻女人,就是喜欢有钱的七八十岁的耄耋富翁呢?其次,为什么还有一些有身份、有本事、有地位的女人,偏偏就喜欢和她年龄悬殊很大,身份不相称的名人或普通百姓呢?还有,为什么有时候为一个客人,还上六、八碗菜招待相好的,他能吃完吗?我看你到底有何高论,你给我讲讲看。妮椿说,别忙,先让我喝口茶润润嗓子再说。喝了茶后,她慢条斯理的说,男女之间的事可是一门大学问,不值得和你这种牛人探讨。但我希望你能明白一些道理。首先,男女的性行为本身是动物性质的本能。正常的性需求是正常性功能的必然表现。更是性健康的象征。性厌倦、性冷淡,那肯定是性功能有毛病或者性功能不健全。反而不正常,毫无疑问是病人。但是,人和动物不同的是人有发达的思想,有丰富的感情;有情操、有道德,有制约行为的理智。然后为了限制性行为的过度泛滥,人们制定了“道德准则”;为惩罚性犯罪,又制定了“法律条款”。其实这与你所说的那几条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年龄只是证明他来到世界的迟早,别的没有任何其他实质意义。而且男女一样都有个年龄问题。你现在嫌别人老,说不定你将来还不如人家。男子有斗糠之力,而女子干腰(停经)后,就快速退化衰老。水田变旱地。女性和男子相比,在这方面明显略逊一筹。男女忘年交自古有之,名人中“父女”甚至“爷孙”夫妻大有人在。不可否认,谋权、贪财的人也不在少数。但都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我不想再说下去了,你自己仔细想想吧。至于“身份相配”那更是封建社会“门当户对”的思想意识,在人们大脑中的残留。普通百姓中,人品高尚的真君子大有人在。有些人的事迹甚至是可歌可泣,只是小百姓的事情未被发现而已。做官为宦的人群中,那些行贿受贿腐败分子,哪些贪赃枉法违纪分子;他们虽然生得年轻,长得不丑,穿得体面,人模狗样的。但他们道德败坏,品质恶劣,衣冠禽兽。这种人不但不可爱,而是可恶、可恨、可憎,只可远离摒弃,不可同流合污。你说为一个客人做六、八个菜,何止如此。有时还没酒借酒,没菜找菜,客人有三、六、九等。假如你老舅来家,你妈给他炒上八、九、十来碗菜,再斟上美酒。这难道也是招待相好的?!“哎——哎哎,你们也讨论很久了,我找你有事。”老兄害怕牛先生恼羞成怒,故意把话岔开。妮椿就势下驴:是啊,我怎么和他讨论起这些东西来了。好了,要不是哥在这里,我才懒得“对牛弹琴呢”?把个牛先生听得牛眼圆睁,蛤蟆嘴大张,哈喇子流多长。真个是瞠目结舌。不料挨了那么一句,正待发作,听了老兄之语,只好“鳖吃————鳖吃————”咽下这口晦气。客人看在眼里,暗自好笑······这时,老兄突然醒悟,现在是酒席宴间,我怎么想起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它们有相通之理吗?!真是莫名其妙。

他正准备收起遐想,正经吃席。可就在这时,他慢慢地停止了咀嚼,也不回答别人的问话;两只眼睛直勾勾的仰望着空中,像定了神一样,一动不动。客人们发现异样,也受传染似得大张着嘴,直瞪着眼睛不说话。稍倾,客人们醒悟过来。有的低声叫他,有的用手在他眼前晃悠。他不理会。正当大家有些着急,开始慌乱之际;他却慢慢用筷子夹了一块泡鸡蛋放在嘴里,细细品尝起来。接着又夹了一片腊猪肉放在嘴里,慢条斯理的咀嚼。然后把照川菜豆腐、豆腐,饶有兴趣的慢嚼细咽起来。大家这才放下心来,也就不急于打扰他。任他仔细品尝。过了好一会儿,老兄问道,你们这猪、鸡都是自己家里养的吧?主人家回答,是。你们不知道吧,我走了大半个中国。又在城里生活了五、六年,生怕这辈子再也吃不上家乡美食了。没想到今天得此佳味,此生足矣!原来这位老兄是个百事通,他知道照川农家鸡和猪都是自己种的庄稼之下脚料喂养。近年来庄稼大都使用农家肥,很少用化肥。灭菜虫是用山上长的一种叫菜药皮植物的根皮,研成细面撒在菜叶上即可杀虫。不用或尽量少用农药,粮食无毒害,这就从源头上堵截了农业公害。再根据不同季节对鸡进行散放。必要圈(quan)养时,地面要圈大些。上面用稀网子网住。圈内多倒些从树林里采集的,腐质土和腐质叶。再洒些水,让它自己不断的生蚯蚓和小虫,鸡自己爬着找虫吃。每天从庄稼地里拔些鲜嫩青草,扩大鸡的营养成分。地里没庄稼时可以散放。这样才能多下高质量的鸡蛋。每年自己孵小鸡,必须用自己的鸡蛋,去别处有公鸡的家里换蛋孵鸡。最好多换几家。孵小鸡的鸡蛋,要挑大的圆一点的蛋,越新鲜越保险。每年孵一、二窝,优胜劣汰。可保鸡群不蜕化。只留两年内的嫩鸡下蛋。杀吃超过两年的老鸡。这样的鸡,下蛋多、肉质嫩。一举两得。所以,农家鸡蛋打出来一看,蛋黄是深黄色。做的泡鸡蛋菜,金黄亮色,奇香无比。放到嘴里都舍不得往下咽。而农家土鸡鸡肉,更是鲜嫩清香,美不胜收。

农家猪,必须圈(juan)养。猪食是粮食、猪草和溞水(方言,洗碗水)混合而成。也就是客篓子(条子)猪不能完全用纯粮食喂食,必须加一些构叶或者狗儿秧、鹅儿肠、牛舌条、黄花苗、酸菜缸、苦麻菜、水蒿等等嫩叶草混喂。凡是无毒的树叶和蒿草,无论甜酸苦辣猪都爱吃。只是夏季需把老草杆去掉,用嫩的部分喂猪。每天还要从地里拔些野草,扔到圈里让猪生吃,调节营养质量,使猪生长更快。一般以一年时间,成长200——300斤为宜。宰杀前两个月内可以断草,以纯粮食催膘,使之快长。这样喂出来的猪肉,肉质鲜嫩,味道绵香。食用后,回味无穷。肥猪春节前宰杀最好,因为这段时间是在九天里。一是肉质细密,二是气候寒冷,可以从容对猪肉进行加工。诸如腌制,每百斤肉八两盐为宜,不可太咸。灌香肠、食腱;食腱是把灌香肠的原料,灌进清洗干净的猪尿泡里。生放,吃时临时切片加工蒸熟、炕熟,或者油煎均可。或者把肉用水煮熟,油炸去水装罐,再把炸肉的油凉冷倒进罐里将肉淹没保存。吃时取出即可煸炒加工。腌制排骨,腊排骨可比鲜排骨美味多了。只有亲口品尝过才有深刻体会。在这里,还得把农家美食的烹饪技巧简单介绍一下,也让城里人开开眼界。

农家做饭菜,使用青砖烟囱灶,木柴火,生铁锅。柴禾分为三类,柈子柴、枝子柴、秸秆和干草。都必须透干。烹饪时,需用微火、文火、小火、中火、大火、武火、强火和爆火等等。不同的食品加工要用不同的火;同一食品的不同加工过程,也需用不同的火种。这叫火工;食品加工生熟老嫩程度技术称火候。火爆猪肝、火爆腰花、爆炒肉片用枝子柴爆火。而炒土豆片则要用干草爆火,这是一种特大爆火。清炖猪蹄,水烧开后却需文火慢炖。打泡鸡蛋要油多火大,否则不起膘;鸡蛋米不用油多。卤肉全凭卤汤好,卤汤是用大小茴香、花椒生姜、丁香草果、荜拨良姜八大香和糖酱加在水里煎煮。捞出熟肉后,煮肉水即为卤汤。保存卤汤,以备后用。之后再煮肉谓之卤肉。陈卤汤如不够,可加水、加大料、加糖酱(现在多用酱油),使之够用即可。卤汤越陈越好。而香料除八大香外,还有陈皮、桂皮、白芷、香叶、香苜蓿等,加在一块儿为十三香。特别是经过九蒸九晒的苜蓿,清香诱人,胃口大开。鲜猪肉、鸡鸭肉、牛羊肉等,适宜用浓香型大料。而农家腊猪肉、清炖猪蹄儿;不用大料,或少用几样喜欢的大料,只用葱花、韭菜、蒜泥等小佐料,更加别具风味。说实在话,照川农家美味更多的是楚人风味儿,五香型伴随清淡型。近年来也夹杂麻辣川味儿,秦人的酸辣味儿,河南的三鲜味儿,以及糖醋味儿等等······典型的“秦风楚韵”味道。

这时,上了一大盘照川菜豆腐。老兄喜欢得手舞足蹈,活像一个三、四岁的小顽童似得。原来这菜豆腐,是把青菜洗净、剁碎,沥干水分。白菜、萝卜英、莴苣等什么菜都可以,下到豆浆锅里煮熟。待豆浆煮清水,不清水时少点一点儿酸浆即可。这时豆浆形成的豆腐脑粘附在青菜上,再把这带水的菜豆腐装在底部漏水的容器里控水。水控尽后,菜豆腐就做成了。用大蒜辣子凉拌,或炒着吃都是美味佳肴。照川豆腐、豆腐脑也与众不同,主要是用酸浆点豆腐。必须提前用青菜捞好新鲜酸浆,越酸越好。豆浆烧开后,装到大容器里点酸浆。一次少点点儿,点后用葫芦瓢擦底部慢慢搅动一下。多点一、二次。这里的技巧主要是少量多点、慢搅轻动这两项。当豆浆开始分水路时,预示着豆腐即将成功。随后就是豆腐和水完全分离。豆腐形成碗大的豆腐朵儿,这是豆腐脑。把豆腐脑包裹压水后就是豆腐。他和其他地方豆腐不同之处在于只能品尝出来,却无法用文字表达的那种香纯味道。不信,你去亲口尝尝!

吃饭,是酒宴最后一道程序。更令这位老兄欣喜若狂的是“火烧馍”。它和老陕说的“锅盔馍”外形一模一样,但制作方法和味道却有天壤之别。首先,得准备一大塘高温红火灰,去尽红火炭,以备烧馍用。火烧馍的面要适当和得软一点,开始时和锅盔馍做法一样;把馍面在烧热的铁锅里烙圆、稍炕一会儿。待馍壳稍硬后,用火钳把红火灰划拉得泡泡的,将馍轻轻推入红火灰里,再把灰均匀覆盖好。这样烧一会儿后,把馍翻面带换边继续烧,直待熟透为止。最后取出馍掸尽灰,一掰两半,顿时浓香扑鼻,香充满室。馍里充满蜂窝孔,泡乎乎的还蛮劲道。吃一次终生难忘。可这个老顽童还“人心不足”,他说,你们怎么不给我烧灰鳖吃?你道这烧灰鳖是咋么回事,原来是把麦面调成稠浆糊,一次性倒在泡泡的红火灰里烧熟。注意灰面要平或中间稍低点儿,千万不能扒深窝,不然会把灰弄到面糊里了。哈哈,那就不成一回事了。过一会儿翻面儿再烧,直至熟透为止,烧灰鳖就大功告成。当然,烧灰鳖比火烧馍更泡、更劲道、更香。众亲友由衷佩服,老人家真是民间美食家啊!可这位老兄感慨地说,农家宴由繁到简,也是一种改革,其基本精髓仍然继续保持、传承和光大。只是像农家土鸡、家养猪,火烧馍、菜豆腐等等原生态食品,和“叫花鸡”一样,即将成为失传之美味。特别是城市居民更难得一见,岂不可惜!

酒醉饭饱之后,农家宴席也就胜利正式结束。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